“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崇高偉大的命名,
我們有了這樣一個愛國主義的旗幟,
我們有了這樣一個慎終追遠的標志,
對黃帝的敬仰和懷念,是對黃帝的認同,也是對我們民族文化,對中國式現代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font>
——王蒙
4月9日,由陜西省作家協會、黃帝陵基金會主辦,《延河》雜志社、陜西文學院承辦的“黃帝文化與新時代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構建”主題講座在黃帝陵舉辦。
王蒙先生在橋山之巔、軒轅廣場,為“黃帝文化論壇之中華文明大家論”開壇授講。
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黃帝陵基金會理事長、原副省長白阿瑩,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武勇超,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齊雅麗,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宏蘭,黃帝陵文化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陵縣委書記劉礦平,黃帝陵文化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陵縣縣長李建雄出席。陜西知名作家、學者代表,省作協機關及所屬單位人員,媒體記者,延安市文聯、作協,黃陵縣各部門單位人員等共計1000余人現場聆聽講座。
講座由省作協副主席、《延河》雜志社社長兼執行主編閻安主持。
白阿瑩在致辭中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黃帝陵本身就是一部浩浩大書。黃帝陵是幾千年來中華兒女祭祀黃帝的“國祭”之地,具有重大的歷史定位與深厚的文化積淀。數千年來的薪火相傳,開拓弘揚,黃帝陵祭祀已經成為具有強烈感召力的國之大典。王蒙先生近年來的系列著作,均從民族復興、社會凝聚的高度,闡釋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講座必將為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的精神之力。
武勇超談到,近年來,陜西高度重視黃帝文化的弘揚、研究和傳承,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王蒙先生破題開講,闡釋黃帝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時代價值,對構建新時代中國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的啟示和借鑒進行解讀辨析,對于進一步弘揚傳承黃帝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民族認同感,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要以此次講座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積極探索黃帝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維度講好黃帝文化中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故事,為和諧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齊雅麗代表省作協對王蒙先生應邀來陜表示感謝。她談到,王蒙先生宏闊作品和人物譜系中所蘊藉的終極價值,無不指向傳承千年的中國價值和中國智慧,從容地呈現出包括黃帝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對作家創作的持久滋養。此次邀請王蒙先生來陜,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活躍陜西文學氛圍、鼓舞全省作家凝心聚力出佳作的具體舉措。下一步省作協將落實好省委和省委宣傳部領導對此次活動和陜西文學工作的指示精神,認真整理活動和發言資料,從中汲取經驗和滋養,不斷推出增強人民群眾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劉礦平談到,五千年前,黃帝率領先民,辟鴻蒙、開草昧,奠華夏之初基,開文明之先河,形成了自強不息的創造精神,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萬眾一心的團結精神,民族復興的夢想精神,創造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明歷史。王蒙先生在黃帝陵開壇授講,對于進一步增強中華兒女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一步黃陵縣將以此次講座為契機,進一步講好中華根脈與時代傳承發展的故事,努力打造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標識高地。
·講座摘錄·
王蒙先生以“黃帝文化與新時代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構建”為題授課,展現出高屋建瓴的格局和非凡氣魄。
小編為您摘錄金句,先睹為快,關注我們,隨后帶來精彩報道。
01
黃帝時期,華夏有了國家的形式,呈現出成熟的機制和開拓的力量
中國儒家、道家,都非常強調一個觀點,就是“內圣外王”?!皟仁ァ?,是德性的示范,是萬事萬業的開拓者,是教化的代表人物?!巴馔酢?,是有王者的權力。我們用現代的名詞說,“內圣”就是說,他的人格充滿了軟實力;“外王”就是說他不含糊,有硬實力。黃帝有百業開頭的一面,提到五學,他在金木水火土的行業是什么?我猜想,至少包括制造業、建筑業、種植業等。而另一方面黃帝并不含糊,達到了統一華夏的目的。
02
黃帝時期,中華文化“天地人”三才統一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天對于中華文化來說,既是高大上的存在,又是終極的信仰。天地人,是一個循環論證、循環承認、循環認同的關系,是高度統一的關系,這是從黃帝開始的。此后歷代對黃帝陵的重視,實際上也包含著對大自然的重視,對天道的重視。這是在信仰問題上,把形而上和形而下,把天地人,把理論道理和人生實際、人間生活高度統一的一個中國思路。
03
黃帝時期的漢字及漢字文化的深遠意義
黃帝時期的一個大事是倉頡造字。倉頡造出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綜合型文字。
中國文字表形、表意、表音三者相結合,特別重視概念的相互聯系和從屬關系。正因為中國文字這樣的構造,所以中國人在信仰上就要找最大的、最高的概念來信仰,那就是道。
現代大哲學家馮友蘭有一個名言,“未有飛機之前,已有飛機之理?!憋w機能夠存在的道理和空氣動力學有關,和對風的研究有關,和材料學有關,和力學有關。這些道理是早就存在的,沒有這些道理,怎么可能制造出飛機來?中國文字有自己的特點,中華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漢字文化。中華文化是真理的整體性、一元性和多樣性的結合。中華文化用“一”來代表多,將多整合為“一”的特色,都和漢字有密切的關系。
04
黃帝時期對于中華歷法的開拓
黃帝時期運用工具,像是小棍這樣的東西來計算,迎接還沒到來的日期。從那時開始已有歷法,對于現在來說,就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之間關系的歷法問題。
中華歷在世界上的意義太偉大了。英語中把它翻譯成“月亮歷”,這是不符合中華歷的全部意義的。從理論上說,中華歷不但照顧了日月,還照顧了九大行星中至少五大行星。這是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
有了中華歷,涉獵怎么樣計算日期,如何計算季節,是從黃帝開始的。
05
嫘祖的繅絲以及絲綢之路的意義
黃帝的夫人嫘祖所發明的繅絲對世界來說太偉大了。絲綢和瓷器,是關于中國文明很突出的象征,被全世界公認。絲綢之路更說明了我們老祖宗的心胸,對世界的開拓,對中國文明與各種不同文明間交流的愿望和實踐。
不管道家也好,儒家也好,都是非常重視和學習先進的東西來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的。
我們今天談到“一帶一路”、談到“絲綢之路”,我們看舞劇《絲路花雨》,都不應該忘記以黃帝為主對中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
“感謝王蒙先生于橋山之巔,為‘黃帝文化論壇之中華文明大家論’赫然先聲,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做理論實踐?!遍惏苍诳偨Y時談到,伴隨著講座活動的開展,其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將日益彰顯,陜西文學界深刻感悟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歷史自覺將得到進一步提高,中華文化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的文化自信將得到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影響力、感召力將得到進一步弘揚。